找到相关内容109篇,用时4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五性各别与一性皆成

    基本立场。那么,此“五性各别”根据什么经典而设立的呢?即是唯识宗经典的“解深密经”,“无自性相品”第五说:  “一切声闻,独觉,菩萨,皆共此一妙清净道,皆同此一  究竟清净,更无第二。我此故,密意...,这是不容否定的。  那么,究竟为什么有这种种姓的差别呢?种姓差别的基准是什么?五性各别是由种子论起的问题。换句话说,五性各别是无漏种子的有无而区分的。因此,这种理论站在解脱的机会不是均等的立场,...

    金东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3766616.html
  • 《因明入正理论》注疏精编之二——初颂总摄诸要义

    【谈颂有一】(一颂) 只要接触过佛教的朋友,自然不会对五明陌生。五明之一的因明,即是佛教的(论证)逻辑。它在汉地的传播,其经典有二:一是陈那(约公元5至6世纪)的《因明正理门论》(简称《...论述),能依皆满足故。能依者,不相离性之总宗也;依者,自性、差别二也。能依顺自违他,共许极成,合此二者谓之支圆。二者成就(反面论述):能依俱无过故。能无现量相违、比量相违、自...

    佚名

    |因明入正理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431737996.html
  • 集量论略解(之一)

    的理解,我就把我自己的理解说出来,给大家提供一个批判的靶子。当然了,用一个较文雅的词就叫它作抛砖引玉。  这个《集量论》,要说起来的话,它在佛教中的地位也是比较重要的。比如,咱们都说唯识宗经典有六经十一论,实际上是窥基法师在作《成唯识论述记》时引用的经典是六经十一论。在这六经十一论中,就有《集量论》,就是说,这个《集量论》是唯识的经典之一。在西藏它甚至被称之为《量经》[gx1] 。咱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53738347.html
  • 回鹘佛教文献研究百年回顾

    魔法,缪勒称其为“喇嘛教魔法礼仪”。 经卡拉、茨默辨认,他们都译自汉文,经典为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》(《大正藏》第1058号)、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(同上,...阳神咒经》。该经在中国内地的汉传佛教中并不流行,正规的大藏经多未收录,有趣的是,该经却是迄今所知回鹘文佛经残卷中占比例最大的一种经典,其抄本、刻本残卷在西域、敦煌诸地都时有发现。在考察这些残片的时候,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75339128.html
  • 法相 人胜诸天

    缘觉之道。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,否定法我之实在性,认为涅盘有积极的意义,为自利利他兼顾的菩萨道,而且不分在家出家,是大众共修的法门。  小乘经典有《阿含经》、《四分律》、《五分律》等,以及《...胜过诸天,更是其余四道不及。根据经典记载,过去诸佛都是人道成佛,乃至未来诸佛,一样在人间修行成道。因此能够生而为人,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长处,日求上进,以勇猛的精进力,积极行菩萨道;以殊胜的忆持智慧,...

    慈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0642131.html
  • 天台智顗对法华妙理的开展

    作为天台宗的根本经典,是由于此经之调和融会的特性乃能包容佛教中不同的派别。所谓众生皆有佛性,皆能最终成就佛果。在一佛乘的终极目标下,众生的追求和喜好无论有多么不同,都终将消泯而会归一大乘。正如西方...旨义进行诠释,并对其内容用诠释者自身创建的各类体系范畴加以整理,然此类诠释并非机械的文句的注释,有别于注疏类的论著。 注是对经典中的字和句的意思的解释,疏则是着重揭示一部经的要旨而不涉及具体的字句。 ...

    沈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5242386.html
  • 《大乘起信论》“非佛教”吗

    显然是削足适履了;而当《楞伽经》中的如来藏被他们唯识学化之后,反过来又被他们用作非难他们认为该经成立的《起信论》(其实《起信论》经典颇多)的真如以及受其影响的如来藏系统的合法性时,就转说转远了。...是,《起信论》及其依据的经典中宣说的 “真如有无明”不能误解为“真如生起无明”,而应当理解为“真如生起无明”。两种理解虽然仅有一字之差,但其含义却天地悬殊:前一种理解,则真如为无明生因,真如...

    冯焕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54942599.html
  • 曹洞宗思想

    义引伸扩充。该宗经典,先是《楞伽经》,后为《金刚经》,《六祖坛经》是其代表作,《大乘起信论》对该宗有较大影响。  慧能传南宗,除以神会为代表的菏泽系外,又分南岳系和青原系两大系统:(一)南岳系。慧能...循环终而复始嘛。你们看,天何言哉。这就充分说明了,无言才是真正的大道。所以说妙高顶上,从来不许商量,到了第二峰头,才说出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。  第二节 菩提达摩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流传  (一)达摩大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0143836.html
  • 中国佛教早期忏罪思想之形成与发展

    著名的“五法忏悔”,应是有所本的。  此外,亦因经典不同,而有其修法特色,例如上述之佛名经典,即是藉著称念佛名,恭敬礼拜供养之功德,而达到忏悔灭罪的目的。其中51号三十卷本的《佛名经》,提到忏悔应...持诵书写大乘经典、持咒、忏悔、随喜、劝请、回向、发愿、系念数息、思惟空义、忏悔六根、观佛念佛等,可谓丰富多元。而且该经义理之特色,而谈忏悔的方法,亦有所不同。  3、忏悔之目的或功德  在原始经典...

    释大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2844451.html
  • 四~六世纪中亚天山南麓的华严义学与卢舍那造像

    关系及传承内容。   故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探究早期中亚地区的华严学,以解开上述相关造像的诸问题。早期的中亚是否确有华 严义学的形成?若有,其年代、经典及偏重的内涵为何?在偏好的内涵中形成何种思想而发...华严经典。中国早期的经典泰半来自中亚,中国早期的译经佛徒亦泰半 与中亚有关,故可由检视早期在中国译出的华严系经典,来间接了解中亚华严经典的流传。   在中国译出的第一部华严经典是二世纪末后汉中亚月...

    赖鹏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845913.html